“心向光华”慈善之夜主题演讲 | 王一岚:逐光筑梦,向光前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30 浏览:713
2024年7月5日,由辽宁省民政厅指导,辽宁省华易公益基金会举办的“心向光华 慈善之夜”暨“乐善辽宁”星光慈善晚宴在沈阳举行。本次活动云集省市相关慈善企业家、公益学术专家、优秀慈善工作者、知名媒体代表等影响力人物,吸引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现场捐赠、赞助款物逾971.4万元,成功签约“华易公益助力辽宁振兴特别行动”、“益佑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伤害项目”两个项目。
晚宴现场通过全程现场直播的方式,得到了辽宁日报、新华网、中国慈善家杂志、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沈阳广播电视台、辽沈晚报、北国网、东北新闻网、沈阳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支持。逾17万人次在线浏览慈善之夜图片直播,“让身边有力量,让人人可公益”的公益理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在慈善晚宴现场,辽宁省华易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王一岚作《逐光筑梦,向光前行》主题演讲,讲述一群人,一个组织,关于“热爱与信仰”的公益探索。
以下选编自理事长王一岚现场演讲:
为什么做一场慈善晚宴?基金会成立五年多以来,我们首次以圆桌的形式,举办一场大型的具有参与性、交流性的公益晚宴。当初萌生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征求了周围许多朋友的意见。在聆听了很多建议和声音之后,我愈发坚信,需要这样一个机会,让大家坐在一起,分享与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公益理念,也让更多人的声音被听见,让更多的故事被分享。
为什么从事公益事业?这要从我的28岁开始说起。对我而言,28岁是一个很重要的年龄段,那一年,我在思考我的人生方向。有缘分的是,我从小便结识了许多投身于公益事业的人,他们一直在研究如何科技向善、商业向善。这些人的行为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我也渴望成为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后来经常看到有些人提到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关注ESG理念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发现,公益慈善机构不仅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将理念付诸实践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公益慈善事业,一定要等到发起人功成名就的时候,才可以创立吗?比尔·盖茨发起盖茨基金会时45岁,李连杰创立壹基金时44岁,蔡崇信创立蔡崇信公益基金会时54岁。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通过自己的基金会为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就在想,难道公益慈善这项事业,非得要等发起人功成名就的时候,才能够去创立吗?身为一个年轻人,难道不能凭借自身时间的投入去创立一个小而精的组织。所以,带着这些疑惑以及我对这个行业的感情和对其未来的期许,我怀着非常认真的态度,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
公益这条路,难不难走?在这条道路上,充满了困难和艰辛,遇到过阻碍和质疑。2018年,我创立了这家基金会,历经半年多的时间,才找到如今基金会非常优秀的秘书长以及项目部的负责人也是我们基金会的副秘书长。2019年的六月份,我们发布了第一个公益项目并开展了线下实地调研。然而,仅半年过后,也就是2020年春节年初之际,便遭遇了一场持续三年之久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给慈善组织带来了新的要求和严峻考验。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基金会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组织捐款、物资采购和分发当中。
基金会从三个人、一个儿童安全的专项项目,到如今发展到七大不同品类、不同领域的品牌项目,这七大项目当中还涵盖了几十个子项目,加在一起,我们开展了两百多个公益项目,围绕着不同的类型去做帮扶,让更多人靠近向往的生活。
2020年,基金会遇到了第一个捐赠企业,到现在有55家企业和华易公益基金会建立了合作,有234家社会组织与我们建联。我们的公益项目走进了全国14个省份和2个自治区的45个地级市、以及4个直辖市,获得1787万人次的捐赠支持及信任托付,帮助逾184万人次改善困境、提升自我,更加靠近向往中的美好生活。这些数字是我们的动力,是我们的责任,它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公益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做公益的核心是什么?华易公益基金会在成立的时候,我们叫华易伤害预防公益基金会。这几个字当中预防是最重要的,在我们心里,预防它可以填补救助的难,让灾害事故少发生、不发生,这是我们想要的美好世界。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我们的第一个项目便是从预防端开始,将安全教育带入校园,为孩子们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包括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避免意外伤害、远离疾病和毒品、跟暴力说不、提防拐骗和侵犯、灾害逃生的七大主题课程,全方位守护儿童安全大环境、助力儿童安全成长。
除此之外,我们还把公益项目送到了全国去参赛。从近800个参赛项目中,我们拿到了第15名的名次,在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当中获得了银奖。在辽宁这片热土上,我们不仅能够设计出优秀的公益项目,更能够进行系统化、多元化的公益实践,解决社会问题。从益佑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伤害项目出发,我们已经扩展不同类别的七大类公益项目。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体系化的公益平台,将传统的以同情心驱动的捐赠模式转变为产品化的公益模式。我们不希望捐赠人是因为同情而捐赠,我们要的是理性捐赠,是基于对社会议题的理解和公益项目对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认同。
公益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荣耀。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公益相关的问题,我们也有针对的解决方案。我们要让捐赠人捐的每一分钱时,心里都是踏实的。华易公益基金会采取了全面的信息披露策略,在项目执行方面,无论是大型项目还是小型项目,我们都会在公益平台上及时更新项目进展,让捐赠者能够实时了解他们的捐款如何被有效利用。此外,基金会还定期在线召开公益股东人大会,这是一个独特的互动平台,允许任何捐赠者,无论捐赠金额多少,都能参与到项目的监督和讨论中来。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捐赠者对项目有任何疑问或认为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可以在大会上提出,基金会将积极采纳这些反馈并作出相应的改进。
我们始终坚持在阳光下做公益,做的清晰、透明。只有让捐赠人看到每一笔捐款的去向,才能让他们更加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因此,我们每年都会参加中基透明指数的评选,每一年的透明指数都是满分。所以这些就是我们能给捐赠人看的底气,这个就是可以选择我们华易公益基金会的原因。
华易公益基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我们基金会是一个能让爱得以施展的平台。它并非那种仅专注于专项领域的公益机构,而是拥有多领域的公益项目,无论是助医、助老、助困、助残,还是环境保护、助学等,我们都有涉及。我们还有多样化的公益倡导的活动,因为公益它不是捐赠人和受益人的两端,还需要越来越多的孩子、家庭、企业员工以及社会大众广泛参与进来。公益并非只有捐赠和受助这两个层面,我们还有着多维度的同行业孵化。在我们华易人心中,公益绝不应只是一家或几家组织在发展壮大,而是需要整个行业共同成长,让每一家都知晓该如何设计公益项目,如何让其落地,如何进行披露,以及怎样让公益项目变得透明。唯有大家共同进步,才能使我们所在的地区更具公益氛围,让我们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我们还能够为企业量身定制专项基金,满足企业所需,我们去做社会调研,去了解项目落地。在这里,任何人都能够于我们的基金会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角色。
做公益的最大难点是什么?在公益圈子里,大家经常会提到“圈内自嗨”这个词。我们每天投身于公益项目中,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很多努力,却常常陷入不知如何传达出去的困境,我们的项目和行动虽多,却难以找到对接公益资源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支持、专家的指导、公益平台的展示机会,还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公益活动,以及媒体的关注,不仅让公益组织得以相遇,还让宝贵的公益资源实现精准化、最大化的传递至最需要的地方。
辽宁,这片充满热情与坚韧的土地,无疑是我心中推动公益事业的最佳舞台。辽宁人都是怀揣着一颗热心肠,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北方人的坚韧和毅力,让我们有信心创造出一个充满力量和公益氛围的社会环境。我们期待着未来的辽宁公益事业能够引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我们愿意倾听每一位声音,让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公益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借用我们基金会的一句口号作为结束语:“我家大门常打开,我在公益世界等您来。”这不仅是一个邀请,更是一个承诺。我们承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加入我们,一起走在公益的道路上,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